郭兵要与韩创圭首尔作品展暨“雕塑家的DRAWING”
韩创圭
参展绘画作品
作品名称:《平衡》;尺寸34*34cm;材质:纸本;创作年代:2019年
作品名称:《美女与野兽》;尺寸34*34cm;材质:纸本;创作年代:2019年
作品名称:《红领巾》;尺寸34*34cm;材质:纸本;创作年代:2019年
作品名称:《美人图》;尺寸34*34cm;材质:纸本;创作年代:2019年
作品名称:《三面小旗》;尺寸34*34cm;材质:纸本;创作年代:2019年
作品名称:《小葫芦》;尺寸34*34cm;材质:纸本;创作年代:2019年
作品名称:《沉思》;尺寸34*34cm;材质:纸本;创作年代:2019年
作品名称:《等风来》;尺寸34*34cm;材质:纸本;创作年代:2019年
作品名称:《巾帼不让须眉》;尺寸34*34cm;材质:纸本;创作年代:2019年
作品名称:《品子小像》;尺寸34*34cm;材质:纸本;创作年代:2019年
韩创圭与郭兵要,中韩雕塑家的雕刻2人对决
艺术家是为了作画或制作什么而片刻都不休息的人们。艺术家从远处看很浪漫、悠闲,近处看他们总有忙不完的事情,不管休息日,还是别人完成一天工作后的夜晚,他们都无法离开工作室。这样的两位艺术家要展开2人较量,这是中国雕塑家郭兵要与韩国雕塑家韩创圭的故事。他们两人有很多共同点,年龄都是30多岁,是雕塑家,两人都在中国学习了雕刻,持续了无数绘画作业。 绘画是将浮现在作家脑中的第一个想法不经过任何修饰最直接即兴表现的媒体。所以看着艺术家的绘画可以了解到那个人的想法和心系的东西,还有对艺术的热情。
郭兵要现暂居在韩国,他所住的地方是安城韩创圭的工作室。不由得想到来韩国只待在工作室会有多闷,但有一天偶然看到他的绘图作品瞬间,才知道这些担心是多余的,才知道他为什么大门不出且比任何时候都过得幸福。之前他在中国安徽师范大学就任雕塑系主任,被行政业务和教育所累无暇创作,现在终于可以尽情在安城工作室创作且无人打扰,这要多幸福,因为他是真正的艺术家。
他的绘画作品具有中国特色且与世界艺术挂钩。线条、色彩、人物的样貌中可以看到中国传统人物画上的特征,也闪现米罗、毕加索、莫迪里亚尼等西方现代主义作家的痕迹。但是结果上看这是任何人都无法模仿的郭兵要特有的绘画。他从小沉醉于陶器,开始对颜料与色彩感到特别的兴趣,因此他的绘图与其说是雕塑家的绘图,自由奔放的色彩和形态毫不拘束的散发出来,说这是野兽派的绘图也不为过。这次在韩国的绘画作品开始中国色彩强烈,但马上风格变化线条更加强烈大胆了。而且人物的背景用适当的纹样装饰,将正好迎来的韩国之春用不禁联想到杜鹃花、迎春花,即将葱绿的树叶特有的明亮而自由奔放的色彩融入到了人物画中。因不停工作的原因,来韩国不过两个月已经完成了200多幅的绘画做与2件雕塑作品,虽然工作量并不能算为评价作家的标尺,若没有无限的想象力和热情是绝对不可能的。感觉暂时他的热情将不会停歇,这也是他的作品值得期待的理由。
韩创圭毕业于庆远大学雕塑系后在中国东北师范大学就读硕士,北京的中国艺术院攻读博士。 去年在艺术殿堂举办大型展会的吴为山是他的老师。韩昌圭在中国活动时在中国多个重要公募展上获奖,作为年轻作家备受瞩目,展会也不断,是个一天24小时都不够用的雕塑家。 一天夜晚已经过了11点,第二天早晨早些有行程,但他说要去工作室再工作一点时间,不禁想到这个人真是天生艺术家的命运。
韩创圭在本次展览上将展示空间绘图。在纸上画也不容易,却用铁丝在空中绘图,若不是雕塑家可以将脑中的形态自由自在用手表现是绝不可能的事情。对于韩创圭帆布和纸即是空间也是自然,他省略了纸张的作业,将奥众构想的形态直接在空中用铁熔接制成。对于他来讲空间糊涂并不是雕塑占据空间,而是与空间形成和谐的作业,不是支配空间的权威性雕塑,而是被周围吸收的谦虚的雕塑,像这种方式制作的大型马5尊目前设置在长白山,以大自然为舞台的他的空间绘图与自然融为一体,比真实的马还要超越时空散发出生命力, 自然与环境已经成为人类生死的现实中,将山,海,野等大自然作为帆布的他的作品将备受关注。
고종희(한양여자대학 교수, 미술사가)
郭兵要
2009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 获学士学位 师从陈云岗先生
2012年至今任教于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参展经历:
2019年4《众生相》入选铁骨画魂铸新梦-芜湖铁画艺术作品展,西安
2018年9月《众生相》首届全国工艺美术大展,上海
2017年10月《白色指环上的舞蹈》获乡约独山——首届安徽·裕安国家当代艺术雕塑作品展 优秀奖
2015年 《无佛·佛无》第三届青年艺术家提名展
2014年《一个梦》中国陶瓷艺术作品展 世界陶瓷艺术城 醴陵
2013年 《悟·空》第十届中国艺术节陶瓷艺术大展 山东省博物馆 济南
《被缚的奴隶》第二届广东当代陶艺展 广州美术学院 广州
获奖情况:
2012年《异化的时空之我是什么?》 安徽第四届美术大展陶瓷展获铜奖
2011年 亚洲现代陶艺新世代交流展获优秀奖
——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高飞
与雕塑互为表里的绘画艺术——说郭兵要的绘画
郭兵要善于从传统的艺术形态中寻找切入点,如他汲取既有立体量感又富含中国水墨韵味的安徽芜湖传统艺术——铁画,并将之变换为当代性的视觉方式。他不仅在雕塑的三维造型里阐发自我认识,且于二维的平面绘画中构建一种富有意象的视觉语素。
郭兵要的绘画是自由的艺术,这些绘画作品与他的雕塑互为表里,透射出他的审美意识走向当代艺术观念的审美认知。他的绘画一去客观再现性的方式,是艺术个性的感性显现,因此,是具有传播意义的艺术实践;是审美活动与意识形态相统一的艺术经验。
(《中国雕塑》执行主编 、清华美院课程导师 、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青年艺术家郭兵要河南人,豫中水土给了他最初的文化基因,大学在古都西安学习,高原的苍野和雄浑磨砺出坚毅的艺术品格,后又来到东、西文化荟萃的津门深造,从师于好友著名雕塑家于世宏,包容开放的思想又使他的艺术气质又多了几分灵动和弹性。毕业后来到芜湖任教,徽文化的精致和广博,滋润出他雅杰的艺术品质。教育背景和工作经历注定了他的文化密码中的多元性和开放性。兵要基础扎实,为人谦和,专研刻苦,学习勤奋,涉猎广泛,艺术上已小有成就。雕塑是他的本行,但他的绘画也画得很好。他热衷于中国传统文化,他在教学之余潜心研究芜湖铁画,徽州砖雕、木雕、歙砚等民间艺术,从中汲取营养。在艺术上兼收并蓄,博取众长,使他的作品呈现出广博、深邃一面。近来又到韩国做短期访问学者考察学习,期间,他不断传来一些作品照片给我,真是令人耳目一新,作品面貌日新月异,其中又多了几分当代性。祝兵要艺术道路越走越宽广!
于2019年5月2日凌晨 津门福顺堂
作为一个当代中国青年艺术家,兵要先生无论采用何种媒材,都体现了他观看世界的独特视角。他既有当代艺术家把握时代特征的敏感性,又有传统艺术家对东方绘画传统领悟的特质。看他的雕塑作品,可从奇绝造型中感受到远古的意境,看他的纸质作品,可以体会到传统中国绘画的笔墨情趣与优雅的心理情状,我相信,通过他的不断探索,无论采用何种媒材,定能构建出属于他自己的奇幻境界。
兵要的身份是多重的,相较于教师、雕塑家、画家、策展人等名头,我更乐意称他为一个手工艺人。这是一个有温度、有情怀、有使命的手工艺人。
他学习铁画,学习徽州砖雕,一方面从材料、技艺、审美内涵和文化属性等方面,深刻把握传统工艺的精髓;另一方面,在创作中融入当代审美精神和情感,使其创作取得突破进步。铁画《众生相》和徽州三雕《六尺巷》,便是这种实践的代表作品。
兵要是一位乐于跨界的手工艺人,但非浅尝辄止、求新逐奇,而是有着独立思想和敬畏之心的追求者。在美好的旅程中,遇见最美的手工艺,也许是他的座右铭。
……
内容由艺术家本人提供,我们旨在艺术传播。
推送文件发送至邮箱:diaosujia@vip.163.com